五个月后,紧锣密鼓召集战士的匈奴王庭集结了五十万大军,便浩浩荡荡的杀向平原城。
之所以需要那么久的时间,主要还是这个时代传令赶路都是用骑兵通报,然后这才赶往匈奴王庭聚集,而匈奴各部都分布在草原四处,而且还会随着牛羊迁移,并不如同中原城池,固定在某处。
五十万青壮大军,要进攻人数近二十万的默军,这场战役在各种渠道下快速传到中原各国,只是各国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待这一次默军与匈奴的最终交锋。
当然,各国并不看好默军,在他们看来,默军虽然有近二十万人马,可骑兵加起来也不过近七万人数,而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就达到了四万之多,真真的骑兵精锐也就近三万人马,剩下的步兵本来对骑兵就不占优势,还偏偏有一半人数只是训练数月,都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
新兵的表现如何,中原各国的将领可是十分清楚的,哪怕训练再好,到战时定然会手忙脚乱,甚至变成软脚虾,能挥动武器杀敌的,那将领都是十分满意的了。
而新兵要进阶成为老兵,那只能靠无数次的战斗,与敌厮杀,然后从尸体堆爬起来的才是精锐老兵。
至于中原各国会不会看在同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