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南县,殷姮利用“风”的力量,沿途将安南县粗略一扫,心里就有了数。
与其说安南县是一座城市,倒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半军事半工业的基地。
正常的城市,当然要有商人,有富户,有小吏,有奴仆,还有生活在城市里,以各种职业,比如说给别人打短工啊,比如说卖力气或者手艺为生的百姓,按照这个时代的叫法,应该是“国人”。
当然,也有生活在城外,以种地为生的自耕农。
更重要的是,这些往往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一个家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才叫家。
但这些,安南县统统没有。
安南县最多的,只有一种人——成年的,精壮的男人。
人数大概在二十万左右。
假如加上新迁来的十万人,这已经抵得上昭国一个郡的人口了。
殷姮发现,大部分的男子都住在统一修建的房子里。说是房子,其实也就是就地取材的竹屋。
大概是为了防止羌水泛滥,房子做了两层,下面一层就是用竹子撑着,上面一层住人,屋顶搭个草棚子就行了。屋子里头既没有煮饭的瓮,也没有席子,就这么空荡荡一个房间,只是个睡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