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宫之赞美,可以说每一个中州的白姓,都以将子孙送入学宫为荣耀。
与“稷山”下的俗世相比,稷下学宫之中,却又是另一番光景。被薄雾笼罩的学宫清晨,却显得并不空寂。
郎朗读书之声,自学宫一隅淡淡传来,那正是年幼学子的启蒙之所,在其中就学的,大都是一些少年子弟,这些弟子在开蒙之期,只会习文断字,却并不会涉及其余学道流派。
往往是在其学习之中,便会渐渐选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道,而后再自行申请,转入相关学院学习。
走在稷下学宫之中,叶清玄一手拉着小乔一手拿着拂尘,看着一个个或是摇头晃脑思考经典,或是嬉戏笑闹向着课室走去的学子们,一时间不由的有些恍惚。
仿佛他又回到了上辈子的大学之中一般,除却衣着建筑风格不同,这稷下学宫的教学理念,却是与他上辈子的大学,几乎相差不了多少,甚至在叶清玄看来,这稷下学宫的理念,仿佛更是高出一筹。
想到此处,不由的叶清玄对那位从未谋面过的“文圣”孔极,有了极大的好奇心,能够制定出如此规矩,此人定然有着异于常人的见识。
学宫之中,叶清玄在观察诸人,而诸人又何尝不是在观察叶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