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对于漕运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本专著里曾说:“1632年,户部尚书上奏明廷报告说,大量以实物缴纳的税收还未征收上来其中包括清单上由苏州缴纳的蜂蜜,它的价值还不到2八两银子。这份上奏是在全国纳税欠款过17万两银子的情况下提交的。
此外,钱币流通渠道也能反映出缺乏系统管理。1592年,北京所属宛平县向中央政府规定的27个兵站和机构其中一些坐落在长城上交货。可是,全部物品所值不到2两银子其中一些物品所含价值不到5两,有一些甚至只有一、二两。我们对此并不感到吃惊,在漕河管理问题上,明代官僚同样设置了许多成本大、浪费多的程序。”
漕河也就是大运河,本身是一条人造河流,它的运作效率,不但同黄河的含沙量、高邮湖的水位和华北的冰冻季节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时人的看法及对种种问题的反映。
漕河占有突出地位并一直是唯一向京城运输的干线,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漕河上运输的物品数量及品种如何?如何管理漕河?怎样才能不亏本?
高务实很清楚,真正决定这一系列问题的,其实并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主导朝廷的思想观念。
但高务实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