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的,号称“麻家将”,这要是在我手上养废了,那可就真是太嘲讽了。
其实麻家的发迹,最开始走的还是文官路线,后来才由文转武的。
当时正德年间,右卫人麻璋由大同府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麻家祖籍祁山上谷,即后世的甘肃祁山地区,他家本是色目人,善养战马。当时边关急需战马,朝廷就让麻璋回原籍,官封太仆卿,专门负责牧养战马。
麻璋走马上任,担任太仆卿后,不敢有丝毫懈怠,扩充南、北两个草场为官牧之地。凡茶马、番人贡马,悉收寺苑放牧,调配优种马用于繁殖。
但由于河套已失,朝廷需要大量养马,麻璋深感人手不足,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本家兄弟麻全招募为恩军,也为朝廷养马。
这麻全自幼熟悉马性,又仰仗着麻璋照应,成为太仆寺的养马能人,牧马、养马、调教战马,独一无二。也正是这位养马的汉子麻全开启看来麻家此后数代之辉煌,奠定了几代边关战将彪炳史册之基业。
古人云:“直如弦,反戍边;曲如勾,反封侯”。麻全之后的两代人暂且不说,单说麻贵这一辈。
长子麻锦不必介绍了,次子麻富本来最是本领过人,很早就屡立军功,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