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韩非走到尽头,转弯路过闻道书院,目光注视了进去。
闻道书院内,一名名身穿儒服男子在一名束冠儒服,身材高瘦的儒士带领下朗读着《礼》中的内容。
一名名儒家弟子手中捧着竹简,朗读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