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部《社交网络》就成了一个米国导演讲述顾诚创业艰辛的纪录片——虽然那个米国导演和编剧在拍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采访过顾诚哪怕一次。
不过,一部拍顾诚生平事迹的电影,都能进好莱坞最佳影片提名圈子,也可以看出其仙及鸡犬的辐射力了。
各方的鼓舞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新鲜感,很快就被持续的刺激变得进入了不应期,就像男人受到了太多刺激之后,高潮一过,总会有一段怎么刺激都硬不起来的时间。
好消息不过一年,第二年到了11年初的时候,《在云端》再次引爆了世界,国人的反应却相对麻木了一些。
顾诚宏大的三部曲,彻底落幕。
“最佳影片奖:《在云端》!”
“最佳导演奖:顾诚!”
“最佳男主角奖:顾诚!”
……
一连串的荣誉,挑战着国人的认知,刺激着国人的神经,也让国人意识到这个地球的传媒话语权和意识形态输出权,已经开始渐渐倾斜了。
事实上,等顾诚那个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内容分发平台臻于大成之后,他还何须在乎奥斯卡奖呢?
凭什么让华夏人去米国参评一个米国人的国内奖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