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此次出行并不太远,主要就在山东与河北南部。
在这两块,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大运河,黄河以北部分的存废问题。其中的北运河已经改名为北运河,据说海政部写报告,要求改称海运河。
原先的漕运衙门出过大事后,肩膀窄,自我阉割,放弃了北部。运河的航运北头由京师,变成了山东的东平湖。漕运衙门也相应南移,总督衙门搬离山东济宁,去往扬州了。
运河两岸数百年来,繁荣文明,形成了与本地几乎完全不同的文化特质,也集中本地大部分的精华。
尽管漕运衙门的人被轨道局吸收,但相应附在运河的各类人群,生意都大受影响。
运河两岸出身的官员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情,漕运衙门撤了这么久,运河存废还是争论不休,山东和河北衙门也努力维持,农闲清淤,这与轨道局带有强烈的军事化特点也有关系,本地衙门无法插手,布局走向与地方愿望不统一。
吴再从首相也是运河岸边长大的临清子弟,那个翰林算他的学生,自作主张,想影响到公主的决断。
这其实是犯了大忌讳了。
半夜,皇帝和圣亲王父子得到报告后,大怒不已。
其实这个事,朝廷已经有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