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率先发力,其矛头直指争论不休的传统文学和草根文学的尖锐矛盾。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二十一世纪的全民创作;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名著,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眀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程度厚积薄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身为华夏子孙,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传承五千多年的文明已经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随着血脉一代代流传,李白杜甫的诗词,每每提及都能引发共鸣……”
“在古代,就算是一字不识的村夫,都能摇头晃脑的哼上两句诗词,尽管他们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诗词的珍重,因为那个时代知识的传承是昂贵的!”
“时至今日,网络大爆炸的今天,知识的获取轻而易举,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
“时代都是进步的,文明的进步同样如此,从唐诗到宋词,改变的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方式,灿烂的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倒退,反而进一步提升,而到了明清的阶段,华夏文学已经到了集大成的阶段,传统的诗词是无法承载和记录的,长篇创作才大行其道,要知道那个时代可都是毛笔字创作。不比今天,给我一个键盘,我将还你一个世界……明清可以说是华夏灿烂文化的一个崭新的高度,四大名著便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