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再有半个字的牢骚。
通常,在半天时间之内就召集到所有的人选,没想到与白清清同名同姓的大有人在。有的召集了50位,有的召集了80位:其中、有一二岁的小孩子,有初为人母的年轻妇人,有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有十岁的老妇人。
目睹此情此景,两位大侠差点气得吐血。
两位大人见第一招不行,以后就请直接请所有的妙龄白清清”,务必补充皇上为“她”题写的情诗。
有的写:“谁言牡丹真国色,洛阳美色天下闻……”
有的写:“谁言牡丹真国色,名花倾国馥醉人……”
有的写:“谁言牡丹真国色,万草千花亦佳丽……”
有的,根本练毛笔都不会握,只得抓着笔杆在宣纸上画圈,打钩,或胡乱涂鸦,并小声嘀咕:“他爷爷的,老娘几时受过这种罪哟,老娘连笔都不会握,竟喊老娘写诗,写个卵子诗,写个××诗,我看,只会把老娘憋出汗水来把这张纸弄湿还差不多!”
两位大人被弄得似是而非,云里雾里,随时觉得莫名其妙,大叹道:“诗歌”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怎么这么多正值芳华岁月的女子竟没有一个探索出皇上的“诗路”呢?皇上,你的头是怎么长的呢?清清又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