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走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一样重要。为何叫吹台呢,不如我俩来研究一番。”
“石碑上同样刻着师旷的生平事迹。”嘉树说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位天才的音乐家自称“盲臣”、“瞑臣”,嘉树觉得恃才放旷的此等前辈,如此毫不隐晦自己的疾患,真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哪!是啊,能吸引人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在的“特质”!
师旷“甚知音律”,不仅熟知琴曲,而且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摹鸟儿们飞行的优美姿态和悦耳的鸣叫声,能使凤凰来仪;能使马儿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此乃六马仰秣的由来;能让觅食的鸟儿停止飞翔,翘首倾听,最喝醉酒似的迷醉,会不自觉地丢失口中的食物。
还有更绝的呢:当他弹奏《清徽》时,十几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一边伸着脖颈鸣叫,一边排着整齐的队列展翅舞蹈,当他继续弹奏时,玄鹤的情悦鸣声和琴声自然地融为一体,在天地之间久久回荡;当他弹奏《清角》之时:玄妙音乐从乐师指间流淌,从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陡然乌云翻滚,当第二串音响飘离殿堂时,但见狂风暴雨应声而至。当第三串音响骤起,但闻尖厉的狂风呼啸不已,掀翻了宫廷房瓦,撕碎了宫内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