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吃起来滋润芳香,富有糯性。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巴蜀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
桃花小米颗粒大、色黄、味香,黏性大,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用它烹制的米饭,黄灿灿、油津津,吃着光滑喷香、粘甜可口、香气浓郁;熬出来的粥色泽金黄,透明发亮,香味扑鼻,再佐以蔚县特产的豆干,满口咸香。
桃花大米,全国有两处最为有名。
桃花米的产地巴蜀宣汉县刘家沟村五社背后有座山,名叫白岩山,山上有个洞叫白岩洞。洞里有股终年流淌的山泉,一直流到五社的“老一亩”三个田里。加之这三个田里的泥土呈棕紫色,土质肥沃。因此,不管什么水稻种子,只要到此就会长出神秘的桃花米来。
作为桃花米发源地桃花乡刘家沟村,只有一亩多面积的三个田出产桃花米,总产量只有300公斤,所以真正的桃花米十分昂贵。绝佳的口感与稻种无关,是由稻田特有的土质发育而成。
相传,自唐代武则天以后,当地官绅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人们以能吃上桃花米为荣。
相传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达州府任知府时,经常在阳春三月外出踏青。有一年,元稹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