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是古老的汉族节日民俗活动。起源于汉代。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和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举国同欢,休假庆祝,与汉代唐代类似,汉唐宋三朝分别放假一天三天和五天。
唐玄宗时期,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开封两廊下,奇术异能轮番上场,歌舞百戏无所不尽其妍,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宋代,更是推陈出新,盛况空前。
正月十五,该早膳了,侍膳监高声报着食谱:“请陛下享用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宫廷元宵,亦称“汤圆“,已日见精致,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为馅。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甜咸荤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