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其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写吧,又犯忌讳。正踌躇不定之时,相约向胡旦请教。胡旦得知原委,不禁大笑:这有何难?就说曾‘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不就行了吗?史官们相视而笑,无不叹服。”
“嗯,好个胡旦,如此胡诌,足以旋转乾坤,可见,事实如鱼肉,巧言却似刀俎,好口才,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啊。”文妃叹服不已,欣喜大赞道。
“还有呢,学者丁谓之事也让人忍俊不禁。﹙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拿着诗文去拜访王禹偁,得到王禹偁欣赏,认为其文采和才子孙何不相上下,并与韩愈、柳宗元相提并论,赋诗一首:五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自此,丁谓便以孙何为对手。同年参加科举,孙何高中状元,丁谓名列第四,忿忿不已。宋太宗知道了此事,不无幽默地对丁谓说:甲乙丙丁,你既姓丁,该得第四,无需抱怨!”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