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朝不远的梅尧臣的避暑诗。”
“与苏舜钦、欧阳修齐名的梅尧臣吗?”
“正是,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中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品着诗,品着诗中的茶,煦帝越听越来劲儿,竟然不想马上睡去,他执意要文妃讲个故事,文妃也只好听从。她想,哎,男人永远长不大似的,姑且是为福庆公主讲的吧,她耐住性子,翻开《大宋典故》,柔声讲述道—
在一次进士考试时,梅尧臣担任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之语,他阅卷后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询问道:“这出自何书?”梅尧臣说:“为何需要出处。”欧阳修认为只是众人偶尔忘记了出处,但也颇惊苏轼之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但为了避嫌,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等到揭榜时,欧阳修见到苏轼的姓名,开始时对梅尧臣说:“他所写的一定有依据,遗憾我们这些人不能记得了。”等到苏轼拜访感谢欧阳修时,欧阳修询问其试卷内容出处,苏轼说出了与梅尧臣相同的回答:“为何需要出处。”欧阳修赏识其性格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