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意识到,自己那些看上去土法上马的半吊子发明,在这个年代,就是妥妥的黑科技。
狗头人的高炉,其实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代改进。肖白朗的建筑水平那么高,很多都是在钢铁厂盖高炉的时候,刷出来的经验。
最早期的高炉,都是一次性的,烧上两三天就完蛋,内部甚至都烧化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炉子的使用时间,甚至没有盖炉子花的时间长。
这样盖了拆拆了盖,狗头人还没觉得怎么样,刘井田先受不了:“这跟想象的不一样啊!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好吧,那就改,哪里最先出问题,就最先改动哪里。
最开始,大家把普通的黏土砖换了,这个东西根本不耐烧。
之后用高岭土、石英砂、铝矾土之类五花八门的原料,实验了好多种配方,才研发出自己的耐火砖。
但是耐火砖不是万能的,只是融化的慢点而已。所以,又在炉子温度最高的部位,往炉壁里安装了陶制的管道,里面用流水降温。
一套组合拳下来,内衬坚持的时间长了很多,但某人仍不满足:“内衬烧的久了,有开裂的现象啊,继续改!”
狗头人于是改良了砌砖的手法,最后还用焦碳粉加脱水的焦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