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考的科目是:书,内容包括诗词、歌赋,还有对联,时间一个时辰。这些内容在王朝中只算小道,主要考学子遣词造句,文字和韵律功底。将来这些学子为官后,要行文布令,案牍上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考学子的书法。
这次的考号总算有点好口采:甲字66号,大顺。甲字房离昨天考的丁字房不远,只不过位置好,光线明亮了许多。走进去风歌就看到一幕奇境,已经就位的考生,全在那儿滋滋磨墨。有好几位和他在丁字房同考过的学子,还友好地朝他挥挥手,嗯?这些人怎么全跟咱学了呢?你们就不怕浪费时间了?
风歌不知道,他第一场考试的举动,已经从同考的学子和书吏口中,传扬出去了。现场研墨答题,挥洒自如,还提前交卷,如有神助。加上风歌对现磨现用的妙论,不管别人信不信,很多学子深信不疑,加上这科时间宽裕,还考书法,很多人就有样学样。孰不知在风歌成为传说后,他的无心之举,成为皇家学院录考,神圣不可更改的规矩。
试题出来后,风歌发现要求如此宽范。言志诗三首,写景咏物词赋三篇。对联嘛,怎么如此眼熟:烟锁池塘柳,接下联;珠联璧合璧联珠,续上联。风歌一阵晃忽,这个世界,怎会如同前世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