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而不关注时事,不知经济,不懂行政、律法等的那些人,通通被拦在他的翰林院外。
一方面翰林们深受皇帝重用,一方面,大家想进入又进不去,于是乎,最后大家便都有了一致的态度,消灭他。
李逍和他的翰林院都成了异端。
武氏很欣赏李逍的翰林院试,认为这种考试才选拔出了真正有用的人才,可惜有些太过于激进了些,以致于得罪到了太多的人,这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被群起围攻。
“陛下,其实臣妾以为,让李逍去岭南倒也好。政事堂的宰相们既然愿意给李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那不如顺水推舟。让李逍以使相身份巡抚岭南,在外先呆个几年,若是李逍真的能够把岭南治理好,到时有了耀眼政绩,岂不是就能明正言顺的将李逍调回朝中,成为真正的宰相了吗?”
“到时,任谁也再没有理由可以阻拦反对了吧?而再次进京的李逍,到时不论是资历还是威望、才能都再无人可置疑了。”
“可岭南那个地方,想干出样子来很难。”李治皱眉。
“三年不行,那就五年,五年不行,那就十年。臣妾相信,以李逍的能力,最多十年,他绝对能把岭南变个样。他用三年时间,将赤山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