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辈子都活在百官的阴影环绕之中。自英宗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的权威一天不如一天,想要维护住皇帝的权威,就必须找到一个可靠地盟友,而以英国公府为首的武勋豪门则成了最佳的选择。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王朝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随着文官集团权力膨胀,皇帝与勋贵豪门手里的权力则一步步萎缩。大明开国与靖难之役,形成了两批勋贵豪门,由于特殊原因,靖难豪门又盖过开国勋贵。从靖难之役开始,张玉对朱棣有救命之恩,而张玉之子张辅平定安南功高盖世,可以说经过张玉父子两代人的努力,造就了英国公府张家的超然地位,其威势压过了南京魏国公府徐达一脉。英国公府有如此地位,可不仅仅是皇恩浩荡,说到底是张家能人辈出,威望十足,牢牢掌握着一部分兵权。张辅死后,其子张懋继承遗志,九岁袭爵,成年后亦是文武全才,数次出征蒙古,累军功掌五军都督府,无人不服。
可以说,从张玉到张懋,祖孙三代无不是战功彪炳,张辅、张懋手中更是牢牢控着京营兵权,所以,英国公府的地位想不超然都难。百官们抢了很多权,唯独不敢动五军都督府,因为这里是英国公府的地盘。皇帝让张皇后与英国公府搞什么同宗同源,只要是脑袋没进水,就知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