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
午时一刻,又有几个布衣粗汉说说笑笑的来到豆腐店,他们浑身脏兮兮的,有的人脸上还带着泥巴,一看就是刚下了工的苦力。
看到里边三张桌子已经被人占据,几个汉子也没有生气,靠在墙边木板前坐了下来,“虫哥,赶紧弄些烧饼和老豆腐来,吃完还得赶紧去窑上,最近北边有人修宅子,催得紧。”
“好嘞”老板虫哥端上几碗老豆腐,又将一摞烧饼放下,无比熟络的与对方聊了起来,“不就是修宅子,窑上那么多窑口,还怕砖头不够用?”
听虫哥出言调笑,一名年轻壮汉苦着脸撇嘴道,“虫哥,你这可就说错了,按说窑厂最不缺的就是砖头,可咱们这个砖窑厂邪门的很,一共八个窑口,有三个窑口整天冒烟,就是不产砖头,你说咱们能咋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苏瞻这时候也来了兴趣。
年轻人所说的情况实在是太怪异了,砖窑厂产多少砖头,就靠窑口多少撑着呢,窑口越多,每个月烧出的砖头就越多。砖头和其他东西还不一样,这东西烧出来随便堆放起来,一年半载就算卖不出去也不怕坏。所以,窑厂的主人大都怕窑口少,工匠苦力无法发挥最大能量,还真没有刻意占着窑口不产砖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