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三国群英风云录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再说历史隆中对,三顾茅芦之惑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再说历史隆中对,三顾茅芦之惑(4/5)

 热门推荐:
水堵起来,一淹了事,城就破了。

    如果一个记录者没有诸葛亮,荀彧的那种权术的本领,他写出来的也只有民多少户,军资几许等等,会忽略很多重要的线索,导致历史的很多疑案,也导致我们看不到历史上很多人谋的高明手段,我们看到的历史,看到的战争情节,或许只是某个运气使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只是体现在敌方主公的自大和将领的粗心大意造成,又或者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偶然现象。

    三国演义里我是没有看出那些所谓天才谋士出了什么非常高明的计策,只感觉很古板,显然历史肯定不只如此。

    即然需要做一次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表演,那肯定不止徐庶,刘备知道,这次刘备请的几个陪客也肯定知道,关羽,刘封,简雍,糜芳。

    刘封是刘备的收的义子,糜芳是刘备小舅子,简雍是刘备外交官,关羽是刘备的二弟,都不是外人,张飞,赵云,陈到,孙乾这些人为什么不都请来呢?

    刘封,关羽,糜芳都是守荆州的将领,简雍虽然跟刘备一起进益州,但是荆州和东吴的外交事移上都是交给简雍的。

    那这个默契度就非常的高了,关羽在现场,他也能猜出刘备三顾的政治手法,即使刘备不说,以关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