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年,袁绍身亡,曹操花了三年时间收拾袁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收复河北四州之地。
公元205年,曹操将政治中心移到河北冀州,不在担任兖州牧,自领冀州牧,为什么曹操会这样干,出于什么样的政治考量。
第一点:汉帝与曹操的矛盾公开化。
第二点:曹操清楚,很多人想置他于死地。
第三点:曹操准备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和后代寻找出路,留后路。
第四点:河北四州,是战国时赵国,燕国的地盘,这两个地盘捏在曹操手上,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曹操和子孙不是很蠢,割据称雄并不成问题。
第五点:曹操并不想称帝,想做能臣,做不了,篡汉不具备条件,只取灭亡,只能选择退让。
第六点:跟随曹操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等一大批王佐之才,奇才,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自己坚持。
荀彧有什么理想?
兴复汉室,做管仲。
假如这个理想实现不了呢,有没有第二理想?
有的,可能是做曹操的萧何?
荀攸有什么理想?
兴复汉室,做张良,荀攸精于战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