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盘尼西林的研发人员两个月前集体加入我们八路军,经过近一个月筹建,我们八路军已经生产出第一批盘尼西林。”
“重庆虽然接管了原来的盘尼西林制药厂,但因为设备有限,生产成本高,产量并没有提高,分到二战区的就更少了。”
“真到了资金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盘尼西林来抵,而且抵扣价格低于市场价两成,不知道能不能行。”
盘尼西林重庆制药厂把一半设备和生产技术无偿转让重庆的事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少将作为阎长官心腹,肯定也清楚。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重庆接管药厂后会不惜代价提高盘尼西林产量,降低零售价格。
结果却大相径庭。
盘尼西林的产量不升反降,分到二战区的更少了。
二战区直接和日军对阵,几乎每天都在作战,上面分下来的那点药品根本不够用。
为了满足部队所需,战区不得不自己拿钱去买零售的盘尼西林。
可是,重庆为了保证所谓的生产成本,零售价格不降反升,零售量也比原来少了一半。
有限的盘尼西林因为供不应求,价格直接被炒到两倍,有时候甚至高达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