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上传来“甜杏”“甜杏”的叫卖声,当看到穿着时尚的女子在和卖葚子的小贩讨价还价的时候,麦秋就要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这些上了点年纪的人就会想起过去那个年代的麦秋。
现在的麦秋与过去那个年代的麦秋不一样,很不一样。当然,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但主要的是农业机械化,也就是联合收割机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这是最大的不同。
过去那样的麦秋绝不能和现在的麦秋同日而语。
过去的麦秋,连收带种,少说也得半个多月,特殊年份一个多月。麦秋来临,犹如大敌压境,全家动员,并且提前十天半月赶集上店,做好准备工作。父亲赶集要买镰刀、扫帚、捆麦子用的钥子。母亲也要赶集,但与父亲的任务不一样,母亲要“大大方方”地割上二斤猪肉,称上几斤干刀鱼,再买点干粉、腐竹什么的,有时还要泡上点豆芽。
总之是把平时最想吃而又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集中在这个时候吃。因为麦收是一年中劳动强度最大的时候,好人(指体格健壮的人)都得脱层皮,更不用说身体欠佳或上了年纪的人。这个时候,如果“吃”跟不上,身体走在“沙滩上”。
现在想来,麦秋的过程,也就是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