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引。
当时,朝政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政府的财政收入。
朱翊钧从这里面看到了后世非常有名的转包,这个占窝就和转包是一个道理。
有权的勋贵和宗室通过权力拿到盐引,通常这样的盐引价格都非常的低,然后专卖给盐商的价格却非常的高,他们什么都不做就从里面拿走了大量的钱财。
盐商自然也是要有利可图的,这也就导致了盐价居高不下。
官盐价格居高不下,那些盐商就开始走私私盐,大谋其利。搞到最后,受伤的是大明,是朝廷,还有就是大明的百姓,高价吃盐,被一群蛀虫盘剥。
隆庆二年的时候,王崇古曾经在三边力推屯田制度,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愿意去做了。
勋贵和宗室依旧把持着盐引,盐商只需要用钱买就行了,跑到边境去屯田,吃那个苦做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的盐政已然是积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