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翊钧的安排和布置,很多事情快速的踏上了正轨。大明也开始进入了新的历程,按照朱翊钧的想法,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
接下来的一个月,孵蛋场建设完毕,正是开始投产。
在顺天府的大街小巷,多出了一个新行当,那就是收蛋人。这些人或者骑着一头驴,或者挑着一副担子,走村串乡的去收蛋。
无论是鸡蛋鸭蛋要是鹅蛋,全都来者不拒。
这些人成了顺天府乡下的第一批贩子,他们收蛋,然后贩卖到朝廷的孵蛋场。乡下的百姓也因此受益,毕竟他们的价格可是很高的。
这样就导致了顺天府地区,各种蛋类涨价涨的邪乎。
蛋涨价,鸡鸭鹅也就跟着涨了,朱翊钧为此还收到了不少的奏折。不过朱翊钧倒是不太在意,禽类涨价绝对不会是暂时的。
一旦推出了烧鸡烤鸭之后,肯定还会涨。
京城通往北通州的水泥直道也开始进入了规划阶段,大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行当,招工的。这些人每天拎着一面铜锣,走乡串巷的招揽工人。
管吃管住,每月两贯钱,基本上都成了这些人的口号了。
什么百姓要想富,少种佃田多修路,什么要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