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应该有着怎样的气度呢?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常无欲以观大道之妙,这是一般人对求道之人的看法。实际上,大多数高阶修士也确实是这个形象。
但此刻,聚集在这小小幻境之中的一群巅顶逍遥,却口中谈论、手上比划,神情之间隐隐有一丝狂热闪过。
遗世独立如冯落衣、淡漠冰冷如若澈都是这样。这种狂热的情绪甚至传递到了那个坐在主位的领袖身上。
不,希柏澈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昂扬。被岁月带走的激情仿佛一瞬间都回到了他身上。
坐在这里的修士都是在他的带领下攻克元算问的算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直接或间接引入仙途的。对于这些修士来说,希柏澈既是领袖,又是如师如父的长辈。正是因为这一层纽带,他们才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位伟人的心思。
传说在六万年前,诸子百家并存、人族逐渐走向第一次兴盛的时代,有道人为奉道而身陨,有僧家为涅槃而弃皮囊,有儒者为了取义而舍身……那不是古法最强大的时代,却是古法最好的时代。那时的古法修,心中还存着朦胧而纯粹的信仰。
希柏澈也是如此,对于他来说,算学就是他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