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就存在一个误差,所以就需要牺牲更多的量子比特来纠错。
所谓“量子编码”因此也叫“量子纠错码”,而谷歌所谓的72个量子比特只是物理层面的,把每一个量子比特放在那儿可以放的更多,但如果不能进行逻辑运算放再多也没什么卵用。
而在逻辑比特层面,谷歌搞的那个72个qubit就相当于9个逻辑比特,因为需要每8个为一组涌来纠错,每一组其实就只有1个逻辑比特了。
即便如此准确度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因为只要用了“量子纠错码”就意味着谷歌研制的量子计算机没有解决迪文森佐标准第四条,即:要有一种解决有效退相干的办法。
而叶华现在打造的这台量子计算机已然满足迪文森佐五大标准,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这64比特指的是能够同时进行并行运算的量子比特,对应的则是谷歌的9个量子比特,而谷歌对应的72个qubit,叶华这台量子计算机则是128个qubit。
imb公司公布的qubit数量也很多,但实际上的逻辑qubit大概只有6个左右。
谷歌用每8个一组来纠错,准确度也就70~80%左右,也就是逻辑门的保真度了,他必须要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