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决口的黄河。
为何百年大计通通不用,单盯着些三年五载蝇头小利?
因为整个大明由君到臣都在战战兢兢地维持,勉为其难之下谁敢去想百年之后的事?
眼下三年五载,都过不下去了!
但像陈沐这样就好吗?
张居正在送给镇朔将军的书信中一针见血地指明了陈沐这样做的不妥之处,这会加大地方权力而影响中心稳定,这并非救国良药而只是另一层面的轻公室而重私门。
无非这私门不是赵钱孙李,而是他陈氏罢了。
尽管陈沐挂将军印,但他在阁臣心中并非名将,这个不曾考取文治功名的年轻后生在高拱与张居正眼中是要划分到‘能臣’范围内的。
名将是什么?是戚继光马芳那样,朝廷给命令、予资源,他把兵练好,练得别人都不敢来打他镇守的地方,用政治力量去解决军事问题。
陈沐是吗?
他没有,如果不是议和的大环境,陈沐至多是良将,他镇守的地方将会是双方冲突最严重的争夺点,他仰仗铳炮坚利,他能赢。
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那是劳民伤财的大混蛋。
陈沐到任地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