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桢说的不是虚言,陈沐的舰队现在三千里都跑不出去。
香山船厂当年造船被陈沐紧催慢赶,同时下水小鲨船几十艘、几十艘造成紧跟着就上百艘同时兴建,进度很快、效果很好,带来的问题就是战船的保养统统扎堆。
一艘船到了要保养的时候,同一批几十条船都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隆庆七年初,陈沐是几十艘几十艘地往卫港送,倒不是那些船料在马尼拉湾涂抹不好,实在是这边造船厂还在进一步扩大规模,尚不能容纳二十艘小鲨船同时保养修复。
算了算时间,与其在吕宋耗着,倒不如每隔半月发船去往南洋卫,那边船厂大、船坞多、人手足,要不了多久就能修好,修好下一批战船也到了,修复效率要比在吕宋好。
当然,吕宋也有小批船舰休整。
如今这么手忙脚乱的原因就是开始兴建船厂时技术不过关,陈沐只在乎船形与性能、炮战,没考虑过其他,也就没在船料上下功夫,后来南洋港造的大船都要好上许多。
卫港造大舰船底都抹了石灰、鱼油、桐油的料,对船蛆有保护作用,如此一来即使有些木料受蛀也为题不大,靠岸时上岸晾上几日,船蛆就死光了。
至于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