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经受封法兰西白山公爵,瓦卢瓦王室想让他在册封仪式跪一个,到最后都没谈妥,小九爷就咬死一个要求,想让我跪,黄金五万两垫膝盖。
在他的想法里,再为朝廷创汇四十万两银子,他跪一下也无妨。
最后实在谈不妥,他又反手抛出去个减免,要是实在缺钱,咱大明白山总兵官也不做那恶人,你哼老三在册封仪式上给我跪一个,我大军后撤四十里不找你要钱,免你五万两黄金。
反正在白山城的白山馆里,来自大明的小宦官监军的是这么记录的:服兰喜王黑三儿召群臣议之,以为不妥。
这种事吧,一国之君别说把它当成正事去议,就是看一眼都已经输了。
回到应明身上,他同杨策议军事,整个过程都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那感觉不像应明同部下议事,反倒像和在广东讲武堂进修过的几员林来大战功臣议事一样。
杨策这海寇头子用的是标准的讲武堂战法,就连说话方式、举出战例都和讲武堂毕业将官一模一样。
这可太奇怪了,应明没上过讲武堂,他所学的东西都是在升职后受长官给一点短期培训就赶鸭子上架,尤其在千户、参将的履历上,根本没人给他培训。
他的才能就是勉强达到大明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