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而努力,能得61分是因为求胜心态,领袖气质……
这样写最吸引眼球,最后如果打不了也不关他们的事。
捧杀,是媒体浮躁的表现。
王俊还没打NBA就捧成了天之骄子,把中国国家队外线一群老明星都比下去了。似乎参加完选秀后各支NBA球队都得用八台大轿来抬他,以表诚意。
好吧。篮球新闻还算写的比较低调,足球那才叫离谱。
比如一个留洋的球员在队里做边缘人,一直打不上球。教练见他可怜,终于给了出场机会,用孙正平老师的说法就是“比赛进入垃圾时间,垃圾球员可以出场了”。
这时,中国媒体会把这名球员的一举一动无限放大,哪怕他在后场随便导了一脚传给队友,他们也会说该球员是“间接助攻”,最无耻的说法是成功策动了这次进攻。
有些新闻能编,有些则没法编。
王俊是哪里人?
他在打篮球前做过什么?
他的家庭背景怎么样?
这些太容易被揭穿了。为了进行真实的报道,了解是不是真有个年轻人能打NBA,CCTV5决定派出特派记者和摄影师,一起飞往美国给王俊做个专访。
王俊没有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