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越走这里越荒凉,如果不是这里有一条宽阔的泥巴路,易云都还以为农夫是在欺骗自己。
不过好在没有多久,众人便看到远处几座茅草屋,在道路的尽头上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龙场书院”是个漆黑的大字。
这让易云大为惊讶,一路走来这里并不算贫瘠,这里很多里到处都是天地,就连山脚下也都长满了庄稼,而且从人们的穿着来看虽然朴素,但算不上贫困。
在他想来名声如此之大的龙场书院,一定是气派辉煌,即便说不上金碧辉煌,应该也不应该是眼前这幅场景。几座简陋的茅草屋,院子中露出一大块平坦光滑的场地,这居然就是人们口中的龙场书院。
易云哪里知道这龙场数十年前可不是这番光景,这里到处都是荒山,土地贫瘠,人们很是穷困。这里之所以民风彪悍也正是以为争夺生存资源,如果不争就只能等死。
而时至今日发生这样的变化也都是因为这个阳明先生,自从他来到这里不仅教人读书识礼,还亲自教授众人开垦天地,甚至发明了很多农具,改良稻米,这才有了这方观景。
而这里的的确确就是龙场书院,而平日里阳明先生也正是在这里设坛讲学,其门徒涉不分品阶地位,上到官宦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