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就真正散了。饶他徐弘基是魏国公,说话也是没底气了。
平江伯陈治安突然冒出一句:“说不得,人家以为你隆平侯爷趋炎附势,想攀英国公府呢。”
陈治安这话说的可就有点违心了,且相当不厚道。
然而不少勋臣听了这话,却都觉得隆平侯张国彦或许真是存了攀附英国公的心思 。
须知道,开国、靖难所封国公,唯靖难英国公这一系最风光。
历代英国公均掌中军都督府,执京营,在皇帝心目中的份量和权势可不是南都这帮开国勋贵可比的。
要说实在的,北京的勋贵们那都是实权,南都这帮人却是空有虚名,毕竟,他们大多不曾参与靖难,而皇帝一系却是成祖之后。
自古远离朝廷,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亲王,对朝政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很难说隆平侯张国彦不是要借此机会和英国公接近,想着能获得些实权。
张国彦自是不肯承认,但他也不屑为自己辩白,因为这事越描越黑,索性哼了一声,问安远侯:“我说的不行,难道你说的就行了!”
“为什么不行!”
柳祚昌“豁”的起身对众人道:“于其大家丢人把银子平白送给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