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如此衰朽……”
李尘长叹道:“这便是寄托于天地大道的缺陷啊,古修常求超脱,日月灭而我不灭,天地朽而我不朽,但这终极道果,岂是那么容易做到?”
“只能退而求其次,所谓天地同寿是也!”
“古修成道,必有根由,或寄托于一方天地,化身天道,维持运转,或契合天地大道的某种法则,显化神圣,往往极其接近本源,因而拥有通天彻地之能!”
“在古修时期,亦常讲究神通伟力归于己身,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做到,永远都只能归于天地,归于大道!”
“这就是把自身道途成果建立在某道的基础之上,但凡有变,岂不遭殃?”
梅萱皱眉道:“这个我亦曾听说过,偃师就是因此和法道大能辩论,从而开创新途,渐行渐远!”
李尘道:“不错,其实这一点,就是我偃者道途和法道,剑道,武道等外道的分歧所在!”
“神匠偃师看到了道途本身的诡变多端,亦知道可道,非常道,从而在根本上否定寻仙问道的求道之法,转而专注于实物,尝试格物致知!”
“从繁杂无比的事物之中,认识和掌握当前可行的规律,无论它是仙道时代,还是法道时代,亦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