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甚至比市长杨松涛还要长,尤其是基层农牧团场的工作经历。
当年柳君从西北某农学院林果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红柳河市农业局。他不想在机关科室待,想趁着年轻好好钻研一下林果技术,自己要求到基层搞科研。当时的农业局领导很高兴,把他分配到下属的红柳河市农科所工作。
他的这一举动,还成为了当年优秀科技青年的典型,在红柳河市范围进行了大力的表彰和宣传。
可是,柳君到了农科所才发现,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而且这个差距大到让柳君无语的地步。
因为当时红柳河垦区农业种植主要是以棉花为主,因此农科所科研科室的工作也主要以棉花育种为主。只有少量的玉米,以及甜菜等的科研项目。而柳君学习的林果专业,农科所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研究科室。
而红柳河市下面的大大小小的团场,林果种植也不普及。只是在个别的农场,个别的连队有少量面积的种植,经济效益缺少规模。各级领导也就不怎么重视,尤其是农科所领导更是把棉花的研究作为单位的首要工作。
其实,当时在红柳河市农科所的两年,柳君内心是近乎崩溃的。他除了在单位收发一下报刊杂志,也就是帮助单位搞一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