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了。
或者说脱离百姓阶层只差时间的问题了,寻常百姓之家若是出一位话。
那么提亲的门槛足以被踩破,若是已经成亲话,就从其弟妹下手。
倒是有一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不过这促使了更多人对于科举的向往。
一些百姓受到周围人影响之后,甚至开始咬牙让自己下一代前去私塾读书。
随着书院的扬名,私塾自然是多了起来,只要付的钱的话,那么就可以了。
可以说这件事情在时间推移之中已经越是深入人心了,科举成为了百姓改变自身阶层的办法。
有过有趣的是,商人依然仍旧如历史之被禁止科举。
对于这一点哪怕是舒安也有不少感慨,在后世商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整个社会更是向钱看,甚至连权都快屈居其后了,而在这一个时代并没有。
这一个时代衡量所有一切只有一点,那就是知识了。
哪怕是书院或者私塾之类话盛行,但影响到只有一部分。
后世的大明科举可是盛行,更是深入人心,但能够读书的依然只有少数一部分。
不过不管怎么说的话,寻常百姓话也不是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