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骑(重骑兵)、越骑(轻骑)、步兵、射生(弓箭手)等四营从征。其中屯骑、越骑共一千人,主将车骑将军张温。堂堂魏国车骑将军麾下不过三千余人马,步兵三千,主将大将军董闰。射生营一千,主将射生校尉张艾。常山卒一千二百主将魏常山太守苏彦。刘显降军两千,主将刘显前军大司马降将石宁和刘显大将军降将曹伏驹。还有一千步卒是前赵龙骧军的将校,他们和其他三千兵卒合成一营,主将将军孙威。
冉明不由得感叹,魏国倾国之战,拿出来的兵马不过万余,其中还有三千余名降军,最关键的是魏国的骑兵是太少,这一万多精锐中,仅轻重骑兵各五百骑。
鲜卑是游牧民族,燕军大部分都是骑兵,魏军则基本上是步兵,在野外骑兵打步兵,基本上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先不说骑兵在两军突遇时的冲击力和反应力远超步兵,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时,骑兵也总可以依仗速度,从步兵的侧面或者背后发起进攻,让步兵首尾不能兼顾。
退一万步说,就算步兵的指挥将领很懂兵法,而这些步兵也勇猛善战,在战斗中占据了上风。可骑兵见势不妙就可以立马撤退,步兵想追也追不上,而步兵落败,则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的局面,两条腿哪跑得过四条腿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