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如果能够贯彻执行下去,也可以富国强兵,所向无敌。
就像初唐时期,由于人口少,兼并不算严重。唐朝就是依靠四十余万府兵横扫四方。可是后来。唐朝的均田制名存实亡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这就是那可怕的人心所致。
北方门阀林立,有权便有办法明里暗里圈地,社会现状与政治理想成为了最大的矛盾。冉明也有一点非常不理解,国人为何总转不过弯呢?
一亩地的产出不过数百上千钱,就算拥有十万倾地,全部风调雨顺,也不过赚取三四十万金。冉明有办法在一年之内变出十个或是数十个三四十万银金,可是偏偏国人对土地有着近乎疯狂的偏爱。
而且只会把目光放在这么丁点大的地方。
这也是冉明自嘲的原因,别说他没有诸如土豆,番薯这种不靠谱的种子,就算他有,农民没地种,又能怎样?
反观晋国,并未实行均田制,一大票地主士族,朝廷对于征税方式重头却是放在了诸如贫困农民头上。
自耕农民不堪重负,只得被迫逃亡,成为流民,或者是士族地主的佃户。把自己的土地减价处理掉,其实未偿没有不堪重负的原因。
有些政策,想法虽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