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吏治好坏,和吏员直接挂钩。
此时冉明的提薪的幅度很大,基本上基层吏员工薪增加十倍,收入可以购买力可以达到后世的五万元。
而像六吏目,既后世科级干部收入也增加了将近六倍,年收入接近十万。这样的收入水平,至少可以让吏员达到中上的生活水平。
当然,如果只是加薪低层官吏,冉明其实也不用如此大张旗鼓。加薪的主要环节,仍在是体制内的官员,像邺城,生活成本比其他郡县要高得多,虽然粮价全国各地基本持平,差距不大,可是像其他生活用品,价格就高得太多了,一桌千钱宴席算是魏国最普通的接待水准,这一桌饭菜,相当于后世两千多块的水平,作为京官,谁不有三朋四友,姻亲故旧,亲戚朋友来到邺城,他们总得接待吧,接待不好,也会引人诟病,这是国人的秉性,也不是冉明可以改变的。
其实京官最多的部分都是各部司佐吏,按照原来的薪俸水平,他们不去讨饭就差不多要当裤子了,现在大量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其实也是增加社会消费,刺激消费,增加社会经济实体量。
像京官其中七、八、九品官员,如果不是有灰色收入,连体面的生活都过不上,还怎么指望他们奉公守法,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