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样的君主,唯墨家先贤墨子可比,值得某追随。”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 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
然而,到了秦汉之交,墨家已急趋衰微,墨子的影响日渐减小,墨家学派几经支解,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墨子》一书几度散失,至今仍有多篇失佚。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如日中天,“儒道互补”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墨家却无可奈何地被挤出了中华文化之河的主航道。
墨家的没落一直让冉明较为惋惜,事实上《墨经》分《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四篇。《经上》大都是原理、定义、界说;《经下》则建立论题并论证;《经说》则是对《经》的解释与阐述。墨家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永远不可能抹杀的。墨家的理论非常先进,墨子是一名机械师,他提出了“力是动因”的观点,力是物体加速运动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奋也”。更进一步,他在《经上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