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同文执掌书院,他大开善门,将书院所藏一万五千卷书籍,悉数拿出来,甚至不乏孤本,对外开放,不光是书院的人,其他的学子,甚至是普通百姓,前来求学,戚同文一视同仁。
有人不远千里,来到睢阳书院求学,戚同文声名远播,周围的人也都劝诫,跟他一起求学的师兄弟已经先后登科,他怎么就不去考试,搏个功名呢!
戚同文对于这些话,一笑了之。
他出身贫寒,是老师杨悫开恩,教他读书,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戚同文早就已经发誓,此生绝不入仕,只为教书育人。
他把书院节约,都送给周围的穷苦人。
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着学生自种自吃,他还勉励学生,日后不管是回乡教书,还是入朝为官,都要清正廉洁,不贪不占。天下太平不易,圣人雄才大略,臣子更应该尽心尽力,报答皇恩。
虽然在野,却是忠心可嘉,心怀天下。
“哥!”郭幸哥凑到叶华耳边,“你说这个戚同文是不是徒有其名啊?我就不信,世上还有这样的读书人!”
叶华笑了,“十几岁的时候,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不过你放心,这个戚同文我查过了。他不但人品好,而且学问扎实。他早年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