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为忌惮,因为多年以来,传到大顺众人耳中的吴三桂,无不是战功卓著。
甚至还有人说,自大小曹等人战死以后,吴三桂便成了最具威望的总兵官,年轻有为,忠孝两全,勇猛善战,这就是之前吴三桂身上的标签。
可是崇祯二十年的三月,崇祯皇帝一纸怒意横生的东征诏书,将吴三桂戴上许久的忠孝面具一下撕了个粉碎,加之厂卫和报社极力宣扬,他的狼子野心和人面兽心,彻底暴露在世人眼中。
原本,这吴三桂乃是朝廷镇守关外宁远的大将,但他自打到了山海关之后,这一系列的举动,皆是可视同谋反犯上的大逆不道之举。
为了牵制和削弱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力量,崇祯皇帝先后向山海关及其附近一带卫所城镇,安排了高第、唐通、张鼐、赵忠等人,但成效一直不大。
唐通至今仍被关押,高第已经和吴三桂同流合污,赵忠与游击宋喜更是被吴三桂擅杀夺权,他的种种行径,已是达到了崇祯皇帝可以忍耐的极点。
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带着一批锦衣校尉,持着一卷圣旨,来到吴府门前,毫不客气的道:“给杂家狠狠的砸开,对付乱臣贼子,没什么好说的。”
“是,公公,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