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大罪,陈奇瑜枉顾圣恩,与贼寇互通有无!这陈奇瑜早年曾失计车厢峡,至今吾等仍存不解,请太子明察。”
“是时,贼人已尽数被围,只需一声令下,便可还天下安宁,而陈奇瑜却与贼党顾君恩私通,置国家大局与不顾,专横招抚,以致日后群贼降而复反。若非当日他放走了闯、献二贼,我大明又何至于今日之祸!”
“其三,臣要弹劾陈奇瑜通虏卖国,法理难容!其四,臣要弹劾陈奇瑜仍遵虚荣北孔,不循正派南宗,视当今圣上明旨严令于无物!”
“......”
高尔俨的嗓音颇为洪亮,回荡在殿上,久久不绝,这让第一次临朝的皇太子朱慈烺有些畏惧,还不等他回复什么,却见下列的御史和言官交章相出。
这些人的口吻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建议撤掉陈奇瑜,另用贤能之人。
上头的周皇后虽然坐朝,但按大明祖制,她一个皇后,虽然掌管后宫,但是却不能过问任何政事,此时临朝已是逾制,更别提说什么话了。
更何况,当今的崇祯皇帝对后宫干政早有训诫,就算是周皇后,也不敢无故妄议。
第一次站在大殿之上,面对群臣的朱慈烺,实际上比刚穿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