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军看似人多,实际心思 五花八门,鞑子那边尽管人少,但从上到下全都是一心抵抗。
说起来也是可笑至极,指挥官杨镐其实是个不识兵事的无能官员,此人刚刚指挥援朝明军在朝鲜境内惨败,阵亡无数,却紧接着又来指挥如此重大的萨尔浒之战。
这多方面促成的结果,便是萨尔浒之战明廷失败的必然结果。
总体基础庞大的军户当时毫无战心,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逃亡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一家佥两三丁,则又分当两三处军役,更属重役,甚至能拖累全族。
对于这些处在帝国最底层的军户来说,日常杂税尚无法维持,一旦大军出征,无数杂项和盘费更接踵而至,简直绝望至极。
除此之外,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逼人至死。
有明一代,军户逃亡的现象十分严重,只有洪武、永乐二朝尚还好些,就连仁宣两朝,都曾发生过军户的大规模逃亡。
明廷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但碍于某些不可抗力量,总是虎头蛇尾,清军御史也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