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放的快,戳的也快。
那个时候的火铳包括现在的火铳,多只能发射一轮,而且换药步骤比现在更加繁琐,需要时间更长。
战时若非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有其它部队掩护的话,敌军是不会给你机会从容释放第二轮的。
所以当时的明军发现,火铳只能放一轮,就得端着火铳上去拼刺刀了,当时匠户的做法,实际就是将长枪的前半部分堵头,融合到火铳上。
这样一来,在上子药的时候遇到敌军,就能立马火铳变长枪,端着上去拼杀,这种刺刀用后世的名词来说,就是最早期的塞入式。
不过很可惜,景泰年间之,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早期式的刺刀,没能继续发展到它的下几个阶段,逐渐被其它的火器取代。
要是这种刺刀能发展到下几个阶段,并且更大规模的装配明军,或许也就不会有辽东建奴兴起这回事儿了,又或许,万历三大征明军也不会有如此大的伤亡了耗损。
甚至崇祯还想着,要是那样的话,萨尔浒之战就算是杨镐这个二百五在指挥,也不一定输的这么惨,毕竟当时还是有几路精锐的。
现在崇祯皇帝想的,不是一口吃个胖子,而是尽自己所能,利用已经在大明出现过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