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过来的他,压根就没在古代想到近视这个问题,平时看折子时候的习惯也不是很好,现在就有点难受了。
看折子和熬夜处理国事会加重近视,要是不看,好不容易转好的形势怎么办,那可是片刻耽搁不得。
自己既然近视了,那就得重视这个问题了,迫不得已,崇祯皇帝找来洋人汤若望和南怀仁,询问他们此时西方关于给近视眼配眼镜的问题。
一问才知道,此时的西方实际上已经有了熟练的眼镜制造工艺,可大明还没听说有谁会做,崇祯皇帝只得让三厂一卫动用情报网去明察暗访。
番子们的作用再次体现出来,十几天的时间,全国各地各种在镜片方面有些才能的人如雪花一般被呈到御前。
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少具有真才实干的,也有许多滥竽充数骗钱的,崇祯皇帝想找一个领头羊推进大明的镜片工艺,所以一直都没下旨决定。
这天,吴县的锦衣卫百户上了一道折子,说是在江苏吴县有个年仅二十岁的青年人才附和人选,这个人叫孙云球。
孙云球出身于一个已衰落的官宦之家,可以说一家都是很有学问,其父孙志儒,崇祯查阅档案发现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祖上最高还干过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