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将宝押在满清身上,可是如今,几乎全天下都在一边倒的支持大明。
甚至于,多尔衮刚走不久,身后的辽东就再度有迫不及待归回祖国的汉民揭竿而起,反抗鞑清的暴虐统治。
守卫宁远城的明朝总兵刘周智曾是祖大寿的部将,听闻锦州被清军血洗,便是对鞑虏没了半点侥幸之心。
此时宁远城内的明军,除了刘周智手下一万余守军以外,还有两万多的乡勇。
眼下粮食虽然够吃,但刘周智也明白,就连重兵防备的锦州都被攻破,自己这点人数决计挡不住清军的锋芒。
不过清军血洗锦州消息传来后,城中军民虽惶恐失措,却意外地齐心,没有人想再做清虏手下的冤死鬼。
本来对朝廷仍有疑虑的刘周智,听闻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率军大举反攻辽东以后,彻底放下了最后一点犹豫。
君肯执剑,臣亦何惧?
所以,面对多尔衮的招降信使,原本历史上随祖大寿降清的刘周智却在此时表示出了坚定地态度。
他选择了与祖大寿相同的方式,将清使割下耳鼻,附带信件回复给多尔衮。
宁远总兵刘周智宁肯以几万守军对数倍与己的做殊死一搏,也绝不再次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