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的新锐,这就成了。
说白了,崇祯调动三十万大军只需要一个嘴皮子,而且随时还可以再调三十万出来,也不会有多费劲。
奥斯曼呢,这货学大明,在那搞多线战斗,但是你撑得住么?
默罕默德四世可能以为自己很惨了,但崇祯大帝告诉你,这算个屁,把你放到朕那个位置上,你活不到十天。
想当年崇祯刚穿越过来那会,形势不比默罕默德四世现在危急多了?
且不提关外虎视眈眈的蛮清和百万大军挥师北上的顺军等无数敌人,就是住着的宫里边儿也不不知道有多少想让崇祯死的人。
刚露出点抄家拿钱的心思 ,那帮东林渣渣就把梃击案原样又来了一遍。
那次是崇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死神 擦肩而过,自那以后,就算遛弯,也要带着明里暗里一大票的保镖。
没办法,朕怕死。
相比当年的大明,现在奥斯曼简直是太舒服了,当然,趁你病要你命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崇祯之所以打哪哪儿服,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对方都没有整合起来力量。
比如法兰西,那会儿人家国内还在闹起义,路易十四是个摆设,就连政府都分成好几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