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会被歼灭的如此迅速。
奥斯曼军队看出了明军在步步后退,比特利斯更认为这是李定国急于将自己中间部队歼灭而在正面战场调走太多士兵的苦果,当即下令全力前压。
然而看似是明军在苦苦支撑,可是当战场上陡然间出现这么多养精蓄锐的明军时,平衡就完全被打破了。
明军忽然分开阵型,呈一个半圆形,将奥斯曼军队囊括在内,奥斯曼帝国引以为傲的中央军团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这只是战场胜利的因素之一,比特利斯之所以对正面战场的明军表现毫不怀疑,这是因为后阵李定国的“亲自上阵”。
在奥斯曼人眼中,这么大规模的集群作战,主帅除非必要时期,否则是根本不会亲自上阵的。
主帅的轻易上阵,不仅给了战局一个不确定因素,更是濒临崩溃的先兆。
这就要和李定国的第二个部署有关了。
看见西帕希骑兵从左翼缺口冲进来以后,他决定用自己主帅的身份和远程兵做诱饵,引诱那支西帕希骑兵孤军深入。
只有一支天津兵马回援的情况,更让比特利斯对李定国已经无兵可派深信不疑。
因此,他想迅速在正面战场分出胜负,吃掉